Category Archives: Press Release

香港市民的「難眠之隱」-EN

適逢星期五 (2020年3月13日) 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社企銀騎士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香港市民在過去一年緊張社會氣氛下的失眠情況,從而令公眾更關注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強調睡眠與健康的緊密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在2月中進行問卷調查,隨機電話訪問807名香港市民,研究發現每10名市民,便有6.8名有失眠的問題,當中主要失眠原因包括工作或學業壓力(43%),其次是受健康問題(28%)及家庭問題(20%) 所影響,研究更發現當中有超過6成市民是受到過去半年的社會運動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影響。同時,研究發現即使受訪市民表示沒有失眠問題(32%),但當中約有4成市民仍然面對睡眠不足的情況(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 精神科專科雷永昌醫生表示﹕「失眠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長期失眠可能增加患上情緒病、酒精或藥物濫用和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亦有機會影響自己的抵抗力、工作表現、人際關係甚至生活質素。治療失眠除了處理症狀外,亦需要同時處理有機會引致失眠的相關疾病,例如:抑鬱症、痛症等。現時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在安眠藥方面,傳統的藥物包括苯二氮平類 (Benzodiazepines) 和類似苯二氮平類的藥物 (統稱為Z-drugs),它們主要是透過影響腦內γ-氨基丁酸 (GABA) 受體來發揮作用。近年有新的藥物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批准治療失眠症,新藥是透過影響中樞食慾素 (Orexin) 受體來發揮作用。隨著有更多不同種類的治療方法,希望更多病人將來可以得到幫助。建議若有失眠問題每星期三次或以上,持續多過一個月,而日常生活受到顯著影響或困擾的人士,應考慮找醫生進行評估;若果同時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狀的人士,更應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免延誤病情。」 銀騎士董事兼聯合創辦人林淑華女士亦表示﹕「大眾對睡眠和失眠認識都不深,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失眠問題,情況實在令人憂慮。」 有見及此,銀騎士成立了「難眠之隱」網上資訊平台,希望香港市民得到有關更多睡眠和失眠的資訊,當中包括1)認識睡眠,2)深入了解睡眠,3)解决失眠問題及4)香港失眠研究報告。 如欲了解更多內容,可瀏覽以下網頁: http://www.have-a-goodnight.hk/

銀騎士就《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建議-EN

致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大紫荊勳賢, GBS, MH, JP 銀騎士就《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建議 按照《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香港人口將會持續老化,而且在未來二十年最為急速。面對「高齡海嘯」,銀騎士建議政府調撥更多資源到基層醫療,透過預防,減輕未來社會在醫療開支上的沉重負擔。 加強基層醫療發展 行政長官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及,特區政府要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的舊有觀念,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首間位於葵青區的地區康健中心亦已正式啟用。惟根據傳媒報導,該中心首月服務人次僅達預期一半,表現令人失望。不少意見認為,康健中心應該加強服務的種類,吸引更多市民參與。除了現時一些關於「三高」或復康服務外,銀騎士建議政府將骨質疏鬆篩查納入地區康健中心或社區康健站的常規服務範圍,及為關注團體推動的「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先導計劃」提供財政上的支持,透過預防骨質疏鬆減低骨折人數,減輕安老及復康服務的需求。 資助各種疾病的篩查 現時不少疾病在早期全無症狀,當發現病徵時已是嚴重病況,及早發現與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亦可減低患上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篩查是預防部份疾病的途徑之一,而衞生防護中心2017年發布《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發現,只有近三成八的港人有接受定期身體檢查的習慣。就此,銀騎士建議為市民提供健康檢查津貼,除了上述提過的骨質疏鬆篩查外,亦應包括心房顫動及乳癌篩查等,減輕患上中風及癌症的機會。 總括而言,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預防疾病的工作已是刻不容緩,政府應馬上調撥更多資源,為未來作好準備。 銀騎士 2020年2月13日 附件: 「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先導計劃」詳情 「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大聯盟」由關注本港骨質疏鬆情況的醫護專業人員、非政府組織及社會企業組成,期望透過先導計劃教育、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來降低脆性骨折率。 成員 香港骨質疏鬆學會會長及醫善同行創會人 黃仕雄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 張正龍助理教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崔俊明藥劑師 醫護行者主席 范寧醫生 支持團體 骨質疏鬆關注組主席 黃敏兒女士 銀騎士創辦人 麥嘉欣先生 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先導計劃目標: 提升葵青區的疾病意識及骨質疏鬆症預防知識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改善意識及自我管理 改善治療率及提供個案跟進 公眾教育 以骨質疏鬆為主題進行健康講座,活動包括超聲波骨質密度測試、藥劑師查詢。 預先檢查 透過香港大學設計的3條問題快速得出骨質疏鬆風險指數,如有需要將予以跟進。 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XA) 當參加者被介定為高風險,將安排DXA作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普通科醫生培訓 香港骨質疏鬆學會舉辦普通科醫生培訓 病人跟進 得到參加者同意後,利用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追蹤情況

Survey reveals over 30% of female respondents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one is osteoporotic only if he/she is hunchbacked HKU develops a new screening method for osteoporosis while a cross-disciplinary alliance known as OPCTF launch a pilot programme to help reduce cas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Hong Kong, about 40% of elders aged 65 and above have osteoporosis – a disease that could cause multiple bone fractures and in turn lead to reduced mobility. A survey showed that more than 30% of female respondents mistakenly believed that one was osteoporotic only if he/she was hunchbacked. They were also ignorant of […]

銀騎士主辦 -乳房子宮健康新資訊 理解女性疾病講座-EN

加強大眾對女性疾病的認識 現代女性生活忙碌,往往因照顧家庭及工作,而無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大部份的女性婦科疾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容易被忽視。現時乳癌已成為香港女性癌症頭號殺手,而且確診數字有上升的趨勢,情況不容忽視。特別是 40 歲以上的婦女患上乳癌的風險隨年紀顯着增加,但她們對預早檢查的意識偏低,加上可能怕尷尬或檢查費用昂貴關係,大多不會主動做檢查。研究亦顯示每5名35-55歲女性就有一位患上重度經期出血,而當中有70%患者從未就有關問題向醫生查詢。 為加強大眾對女性疾病的認識,銀騎士將會於4月7日舉辦名為-乳房子宮健康新資訊 理解女性疾病講座。邀請三位專科醫生現身說法,講解女性有關乳房,子宮等常見健康資訊,包括乳房檢查之疑惑,重度經期出血之症狀及檢查,及接種HPV疫苗時是否需要做其他檢查。 希望透過今次活動,悉除大眾的誤解。令女性明白除對身邊的人和事要關心外,亦都要關心自己身體,定期接受檢查。 是次講座成功邀請香港乳癌基金會名譽醫學顧問熊維嘉醫生、放射診斷科専科醫生薛靜雯醫生及婦產科專科李文軒醫生參加者講解女性疾病資訊。 香港乳癌基金會名譽醫學顧問熊維嘉醫生為著名外科專科醫生,專注乳房外科手術,曾於英國深造乳房外科專科,並於瑪麗醫院及廣華醫院任職長達18年,於2010年開始私人執業。熊醫生於2009年獲頒GB Ong Travelling Fellowship。憑籍於華裔乳癌患者中應用前哨淋巴結檢查的臨床研究,熊醫生於2012年獲授香港大學外科碩士學位。熊醫生亦為多間醫院及大學的榮譽顧問,一直致力推廣乳房健康訊息及乳癌普查,積極參與香港乳癌基金會乳健中心之運作。 薛靜雯醫生為放射診斷科(X光科)專科醫生,專長於乳房疾病診斷,包括乳房造影: 2D或3D立體、超聲波檢查及抽針。薛醫生亦為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薛醫生曾任職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現於私人婦女影像診斷中心執業。 李文軒醫生為婦產科專科醫生,畢業於英國倫敦King’s College大學,為英國倫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婦產科學院院士,同埋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婦產科)。李醫生曾為伊利沙伯醫院婦產科副顧問,亦於英國、澳洲及香港任職醫生超過15年。 熊維嘉醫生、薛靜雯醫生將會分享關於乳房3D造影之好處及回應不同之謬誤。亦將會剖析亞洲女性(香港)適合做3D造影檢查的原因。李文軒醫生將會分享經期大量出血之病例,分析定期檢查之重要性。亦會講解接種HPV及子宮頸健康之檢測。

2018-08-07預防中風由基層醫療做起:長者心房顫動篩查活動-EN

現時,香港每年有二萬人中風,當中四分之一的個案,即大約五千人是由房顫引起的(可參閱附件),不少市民卻不解房顫和中風的關係。就此,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聯同社企「銀騎士」於八月二日與七日分別在何文田愛民邨和深水埗麗閣邨,為約千名市民進行兩場「心房顫動篩查活動」。是次活動除了讓市民認識及關注房顫,亦希望能促政府將房顫列入基層醫療項目,繼而推動落實「全民房顫篩查」。 八月二日率先舉辦首場房顫篩查活動,市民只需放手指於手提心電圖檢測儀器上,三十秒便初步知道自己是否有房顫。義工們為四百六十名愛民邨居民(當中九成以上為六十歲以上長者)做初步心電圖檢測;在短短的七小時內,已找出十三名房顫懷疑個案,比率達2.8%。當中,兩成三人於過往未曾發現自己有房顫,其均為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活動中有註冊護士即場為懷疑個案進行簡單跟進,亦會事後以電話跟進情況,並提供一次免費義診服務,其可自行決定參加與否。 立法會蔣麗芸議員於七月的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中,問到政府的醫療政策,當時特首林鄭月娥指「預防勝於治療」,並強調政府在推動基層醫療健康方面是有決心的,又指議員應支持推動基層醫療,從而減少對於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不過,政府最新推出的「地區康健中心」的文件中並無交代心房顫動篩查的安排,故此民建聯希望「由議員做起」,以身作則從基層醫療做起,到社區推廣「預防疾病」的訊息。 另外,我們促請政府重新檢視是否將心房顫動列為「全民篩查」,真正做到「從預防入手」,減低長者中風的機會,並於現時公立醫院診所的定期覆診病人中,除一般驗血糖、量血壓外,加入心房顫動篩查。檢測房顫不是一定要使用高科技儀器,部分日常檢查均可做到,例如使用專用血壓計可同時量血壓及檢測房顫,甚至由醫生簡單把脈都可有初步結果。 用藥方面,本港現有四種新一代抗凝血藥,而服用新一代抗凝血藥則可減低中風風險百分之七十。故此,我們促請政府盡快讓房顫病人使用合適的薄血藥。 最後,為「預防」把關後,患者仍需踏上治療之路,我們要求政府提供清晰而簡單的求診服務,及加快公院或其他診所治療心房顫動的輪候時間,使患者盡早接受治療。